從沒活幹到日客流5萬!復工之後,濟南最大的網紅夜市經歷了什麼


復工一個多月後,這個五一假期,濟南規模最大的環聯夜市迎來一天5萬人次客流高峰,上千家業戶的客流量逐漸恢復到以前的水平。這期間,業戶的心態、夜市運轉的方式都經歷了新的考驗和洗禮,對於夜市發展的未來,也有了更多的思考。

五一假期,濟南規模最大的環聯夜市,上千家業戶的客流量逐漸恢復到以前的水平。

沒活幹時沉住氣,能出攤後更加賣力

5月2日晚8點,正是環聯夜市人氣最高的時候,李豔梅的套圈攤位前圍滿顧客,從五歲的孩子到二三十歲的年輕人,在歡呼和叫喊聲中,五顏六色的塑膠圈飛來飛去,李豔梅一遍遍地蹲下身撿拾掉落的套圈,一邊招徠著顧客。

李豔梅正在擺放套圈攤上的物件。

39歲的李豔梅是棗莊滕州人。因丈夫在濟南上班,就跟著來到了濟南。早年,她在濼口批發市場賣衣服,後轉到洪樓夜市。2017年,洪樓夜市被取締後,她又隨著業戶們來到環聯夜市,由衣服攤改為套圈攤。今年是她擺套圈攤的第四個年頭。

“受疫情影響夜市沒法開,當時在家挺著急。”李豔梅告訴齊魯晚報·齊魯壹點記者,沒法擺攤固然很焦慮,但另一方面疫情也給了她難得的陪伴孩子的機會。她有兩個孩子,是一對龍鳳胎,在上小學六年級,疫情期間,她一直在家輔導孩子學習。直到3月21日夜市恢復經營,她第一時間就回來擺攤了。

在環聯夜市中,有不少套圈攤位,而李豔梅卻在眾多套圈攤中脫穎而出,成為一名“網紅攤主”。在李豔梅看來,自己能成為“網紅攤主”,除了貨物比較新穎,還和自己獨特的經營方式有關。“我從來不斤斤計較。”李豔梅說,她會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擺在前排,這樣方便孩子套,如果孩子一個也沒套中,她會再送一些圈,或者乾脆讓孩子選一個喜歡的東西拿走,“東西不值什麼錢,出來玩就是為了一個樂趣”。

現在,李豔梅的攤位上加上她在內總共5個人,除了一個幫忙的親戚,她還僱了三名兼職的學生。從夜市開門後的7點開始擺攤,到12點收攤,但等收完攤回到家時,就已經凌晨2點了。由於要連續幾個小時不停地與顧客溝通說話,她的嗓子一直沙啞著。

在顧客最多的小吃街,房娟(化名)夫妻兩人經營的“滿天星”燒烤到了8點已經滿座,60多個露天桌位上,人們正大快朵頤地享受著美食,房娟在攤檔前催菜,丈夫在後面記賬收錢,兩人忙得連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。

“幹夜市之前我就是開燒烤店的,總覺得沒有現在那麼自由,更沒這裡一樣有人氣。”房娟說,自從4年前來到環聯夜市後,從一開始的10多個桌位擴大到現在的60多個,她的生意正越做越紅火。

夜市恢復開放之前的兩個多月裡,房娟夫妻倆也沒有別的工作,“心裡是挺著急,但倆人互相打氣,沉住氣等開放了再好好幹。”房娟說,恢復營業後,很多老顧客又回到他們的燒烤攤位前,人氣有增無減,這讓她出攤更為賣力。

“天氣越來越暖和了,能營業的時間也越來越長,很快就能把落下的補回來了,一切都在慢慢變好。”房娟笑著說。

上千家業戶全面復工,五一迎來5萬人次客流高峰

其實,對五一假期迎來的高漲客流,環聯集團宣傳運營部負責人謝偉早有預料,3月21日復工後,環聯夜市的人氣就在節節攀升。“復工當天來了400多個業戶,逐漸地增加到現在的1000多戶。”

據環聯集團統計,5月1日當天環聯夜市客流量達到了五萬人次,剛剛恢復開放時,這一資料是一萬人次,在五一前的週一到週四晚上,客流量是2萬,週五和週末每晚到了3萬。這與疫情之前的客流量相比也不相上下。

以李豔梅的套圈攤為例,30元錢可以買一箱也就是300個圈,週一到週四的工作日每晚能賣兩千多元錢,而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客流量增加不少,她一晚就賣了四千多元,比平時翻了一番。

不變的是人氣,變化的是管理方式。謝偉說,從決定開始復工後,公司就從各個部門抽調人手到夜市的管理崗位上,“以前著重於管理治安問題,現在像是四個出入口,每個口增加到6到8名執勤人員,嚴查口罩佩戴、體溫檢測、掃碼等。”假期期間,環聯夜市僅現場管理人員就有100多名,增加了一倍。

環聯夜市門前遊客正在掃碼進場。

“不戴口罩不能進入。”環聯夜市西門前,一對忘戴口罩的年輕人被擋在門外。測溫、掃碼、限流和凌晨結束後的消殺,在業戶和顧客看來,夜市之所以能在復工後平穩執行並迅速聚集人氣,也是由於管控措施的嚴格。

“我們進夜市要帶著出入證、健康碼,戴口罩,量體溫。”房娟說,營業結束後,管理人員會監督他們對餐車等進行消殺,待業戶都離開後,會用高壓水車清刷地面,噴霧消毒,“這樣不僅來玩的人安心,我們也能放心經營。”

新消費業態逐漸落地,夜市將帶來更多新鮮感

在很多市民的傳統印象中,夜市就是地攤和小吃的代名詞。但環聯夜市卻不一樣,這裡不但有各種吃喝玩樂的攤位,還引入了一些表演藝人和特色的室內場館,而HAHA減壓館就是其中一家。

從名字就能聽出來,減壓館就是減壓和發洩的地方。“現在的人工作、學習壓力大,需要發洩一下。”據HAHA減壓館老闆刁大偉介紹,減壓館在北京等其他城市有,看到運營效果還不錯,所以他才回濟南開了一家,為山東第一家。

目前,減壓館內有30多個專案,既有呼吸燈這樣的冥想減壓專案,也有動感單車、鋸木頭的體力減壓專案,既有砸電腦、砸瓶子比較暴力的專案,也有JK、cosplay、漢服等服裝體驗專案,顧客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不同的減壓專案發洩情緒、釋放壓力。

環聯夜市內的減壓館。

雖然已是晚上9點多,但減壓館內還有不少顧客,以孩子和年輕人為主。在砸電腦、砸瓶子的專案房間裡,兩名年輕人身穿厚厚的防護服、戴著面罩,手裡各拿著一根棒球棍,使出全力擊打放置在桶上的玻璃瓶和電腦,隨著玻璃和電腦碎片四處迸濺,圍觀人群發出一陣陣驚呼。

刁大偉告訴記者,本來他在年前12月1日就已經開業了,沒想到剛開業一個月疫情就來襲,門店不得不暫停營業。環聯夜市恢復營業後,他也在前不久重新開業了,為了吸引客流量,把單人票和套票的價格全都打了五折,單人票只需19.9元,且無時間限制。

目前,刁大偉的減壓館還在試運營期間,每天中午12點開始營業,到半夜12點。“客流量主要是下午和晚上比較多,因為是半價,客流量還可以,每天都有100多人。”刁大偉說,雖然現在經營情況還是不如以前,但藉著環聯夜市的人氣,客流量在穩步提升中,而他的堅守也漸漸看到了希望。

除了減壓館,環聯夜市上近期還增加了藝人、雜耍表演等新專案,謝偉說,這些新業態,正是他們接下來想著力引入的。“夜市從三年前就沒有空餘攤位了,現在排隊想進夜市經營的業戶有500多個。”謝偉說,在一攤難求的狀況下,他們想到更多的是怎樣把夜市往精品上打造。

“因為對於夜市來說,優勝劣汰,肯定是想往更多元化、時尚的方向上發展,讓遊客更有新鮮感。”謝偉說。

在復工復產中,線上直播帶貨成為消費行業時下流行的推廣方式。夜市也在悄悄進行著這類嘗試。謝偉說,他們正準備免費給業戶進行專業的自媒體營銷培訓,尤其是百貨類攤主,讓他們多掌握一項技能,多一份收入。

“怎樣開播,怎樣掛櫥窗,怎樣讓作品引來更多的觀眾,讓直播間從零粉絲到增加幾百人、幾千人來買貨,這都是業戶們想要迫切學到的。”謝偉說,夜經濟復甦後,夜市也將經歷新一輪的繁榮,他們會繼續堅守和探索下去。

延伸閱讀

  • 想體驗百年歷史的夜市風華?西門町夜市的美食巡禮與住宿攻略
  • 台南花園夜市:南台灣最大規模夜市體驗
  • 寧夏觀光夜市:台北米其林推薦小吃聚集地
  • 高雄六合夜市:國際觀光客最愛的海鮮天堂
  • 大陸夜市文化發展與創新模式研究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