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囉各位辛苦的爸媽們!我是溫暖育兒達人媽媽-芮妮,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咪。記得第一胎時手忙腳亂,連育兒津貼都差點錯過申請期限,幸好里長熱心提醒才沒讓權益睡著。這些年來陪著許多新手父母走過申請津貼的各種疑難雜症,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細節要注意!這篇文章想用最簡單的方式,從申請條件到實際操作步驟,甚至常見的補助查詢問題,把我親身經歷和協助其他家長的經驗都整理出來,讓大家在育兒路上能更順利地獲得這些實質幫助,把心力都留給陪伴寶貝成長最重要!
目錄
育兒津貼

什麼是育兒津貼?簡單說,就是政府為了幫我們減輕養小孩的負擔,每個月固定給的一筆補助金。它不是只有特定對象才能領,門檻其實比你想的寬鬆很多!當初我以為自己不符合資格差點錯過,真是後悔莫及。
誰能領?重點看這裡:
- 家裡有未滿5歲的寶貝(實際年齡計算到滿5足歲當月!)
- 寶貝沒有在公立、非營利、準公共化的托嬰中心或幼兒園(如果送托這些地方,補助是直接給機構抵扣學費了)。
- 家庭綜所稅率未達20%(這個多數雙薪小家庭都符合)。
- 寶貝沒領過政府其他相同性質的補助(像托育補助、特殊境遇家庭補助等)。
每次聽到有媽媽因為覺得自己可能『不符合』而放棄申請育兒津貼,我就很想搖醒她!拜託,線上試算或打電話問一下,不試白不試啊!
項目 | 條件說明 | 媽媽碎念 |
---|---|---|
年齡限制 | 小孩未滿5足歲(計算至滿5歲當月) | 時間過超快!記得設提醒⏰,滿5歲當月就沒了 |
托育狀態 | 小孩未送托公立、非營利、準公共化機構 | 送托公托或準公共,錢直接扣學費,不用再申請這個! |
稅率門檻 | 家庭綜合所得稅率未達20% | 雙薪年薪約在220萬以下通常都OK!別被『稅率』嚇到 |
不得重複 | 未領取政府其他同性質補助 | 跟托育補助、保母補助等只能擇一,政府很精的! |
津貼金額有多少?第幾胎差很大!

金額是浮動調整的,今年(2024年)8月起又調漲了,而且是按月發放哦!不是一次給!
- 👉 ▸ 第一名寶貝: $5,500 /月
- 👉 ▸ 第二名寶貝: $6,500 /月
- 👉 ▸ 第三名以上寶貝: $7,500 /月
我生老二時才發現,老二領的比老大還多!政府為了鼓勵生育,後面幾胎加碼很有感。這筆錢拿來付奶粉、尿布、繪本,真的能喘口氣。老實說,有時還能省下點給自己買杯珍奶犒賞辛苦的媽媽(噓)。
育兒津貼流程

搞清楚育兒津貼是什麼後,你一定急著想知道:「那育兒津貼流程到底怎麼跑?」別急,我用自己申請兩胎的血淚史(外加幫妹妹申請的經驗),把整個育兒津貼流程拆解得清清楚楚。
整個育兒津貼流程可以濃縮成5大步驟:
Step 1. 確認資格 → Step 2. 準備文件 → Step 3. 送出申請 → Step 4. 等待審核 → Step 5. 按月入帳
魔鬼藏在細節裡!流程時間軸大公開
知道步驟還不夠,時間點才是關鍵!很多媽媽以為出生就能領,結果拖到兩個月後才申請,白白損失好幾千!
- ✔️ 出生登記完成後「立即」申請:沒有規定要等幾天!戶口報好就能辦。記得,津貼是從你「申請當月」符合資格才開始發,不會回溯!別像我傻傻等滿月。
- ✔️ 審核時間約1~2個月: 別幻想馬上入帳!政府單位作業需要時間(有時真的等到心慌慌)。建議申請後隔月主動育兒津貼查詢進度。
- ✔️ 核准後次月發放: 通常在每月月底左右(像我固定25號收到)匯入你指定的帳戶。
- ✔️ 每年會重新審查資格: 通常在年初或年中,要留意戶政或社政單位的通知,可能需要補最新資料。
不得不抱怨一下,這個育兒津貼流程的審核時間實在讓人焦慮,尤其看到存款快見底時… 希望政府效率能再快點啊!
育兒津貼申請

重頭戲來了!育兒津貼申請該怎麼做?別擔心,現在申請方式超級多,總有一種適合忙碌的爸媽。我把各種育兒津貼申請管道和所需文件一次列齊全!
三大申請管道,哪種最適合你?
📌 管道一:線上申請(最推薦!)
- 網站: 直接上衛生福利部的育兒津貼線上申請平台(全國統一)
- 優點: 24小時可辦、免出門、免排隊、系統會引導不易漏填。我用過,真的很方便!
- 缺點: 需要讀卡機+父母雙方自然人憑證(或健保卡+戶號)。
📌 管道二:親送區公所/鄉鎮市公所
- 地點: 到小孩戶籍所在地的公所社會課(或民政課)。
- 優點: 有專人協助檢查文件,當場有問題可問。
- 缺點: 要配合公所上班時間、可能要排隊(避開月底人潮!)。
📌 管道三:郵寄申請
- 做法: 下載並填寫申請書,連同文件影本寄到戶籍地公所。
- 優點: 不用出門。
- 缺點: 文件缺漏補寄耗時、寄丟風險、審核進度難追蹤。
真心建議能線上就線上!省時省力。我第一次不知道,傻傻請假去公所排了一個多小時…
必備文件清單!缺一不可
育兒津貼申請要帶什麼?這張清單抄下來,保證一次搞定:
✅ 申請人(通常是爸媽一方)身分證正反面影本
(誰去申請就帶誰的,記得正反印同一面)
✅ 小孩的戶口名簿影本 或 戶籍謄本影本
(戶口名簿最方便,記得含詳細記事欄!申請謄本要錢)
✅ 申請人(或監護人)的金融機構存摺封面影本
(強烈建議用郵局帳戶!各家銀行入帳速度不一,郵局最穩最快)
✅ 申請表
(線上申請免填;現場或郵寄需下載官方表格填寫)
⛔️ 不需要爸媽印章!也不需要小孩健保卡! (我當年還特地帶了,根本白拿)
特別注意:影本千萬要清晰!帳號模糊、戶籍記事欄沒印全,都會被退件重來(別問我怎麼知道的…)。
育兒津貼查詢

申請送出後,進入最煎熬的等待期!「育兒津貼查詢到底要去哪查?」、「進度卡在哪裡?」、「什麼時候才會入帳?」這些問題我當初一天想三遍,現在告訴你怎麼查最有效率。
四大查詢管道 破解進度焦慮
管道 | 怎麼查 | 多久有結果 | 媽媽真心話 |
---|---|---|---|
線上進度查詢 | 回育兒津貼線上申請平台,登入查看 | 即時 | 最推薦!但狀態常常停留在「審核中」… 細節不夠 |
電話查詢 | 打戶籍地公所社會課/民政課電話 | 承辦人接電話時 | 避開週一早上&月底!承辦人常忙到沒空接 |
臨櫃查詢 | 親自跑一趟公所 | 當場可問 | 最直接,但耗時耗力!帶小孩去更崩潰 |
1957福利諮詢專線 | 手機/市話直撥1957 | 需轉介等待 | 適合不確定該找哪個單位時問,但進度細節仍需找公所 |
查詢時一定要準備好:小孩的姓名和身分證字號(或出生年月日)、申請人姓名。不然承辦人員大海撈針也很難幫你。
我的經驗是:線上申請後約1個月,可以開始打電話或線上查。如果狀態一直是「審核中」,別太緊張(雖然很難),2個月內收到都算正常範圍。超過2個月沒消沒息,一定要積極追!
育兒津貼領到幾歲

這是所有爸媽最關心的問題:「育兒津貼領到幾歲?」答案是:領到小孩滿5足歲的「當月」為止。
關鍵!年齡計算圖解
我知道文字敘述有點抽象,直接舉例:
案例: 我家妹妹的生日是2020年11月10日
她能領育兒津貼到什麼時候?
- 滿5足歲的時間點是:2025年11月10日
- 津貼發放是按月計算,因此最後一個可以領的月份是:2025年11月
- 2025年12月起,就不能再領育兒津貼了!
注意!不是領到生日那天,也不是領到滿5歲的前一個月!是「滿5足歲當月」還可以領最後一次!這個月領完就畢業了。
每次收到錢,我都會感嘆:育兒津貼領到幾歲真的取決於小孩長多快啊!感覺才剛開始領沒多久,怎麼轉眼就要結束了?
滿5歲後怎麼辦?無縫接軌「就學補助」

別擔心!育兒津貼結束不是補助的終點。小孩滿5歲進入:
- 公立幼兒園: 免學費!每月繳的只是材料費、餐費等(幾百到兩千多不等)。
- 非營利幼兒園: 每月繳費上限$2,000。
- 準公共化幼兒園: 每月繳費上限$3,000。
- 私立幼兒園: 可以申請「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補助」,一學期約$15,000。
所以趕在小孩滿5歲前半年,就要開始張羅幼兒園了!好的公幼、非營利可是要搶破頭的。
育兒津貼熱門Q&A 媽媽經驗談
整理幾個後台和媽媽社團最常被問爆的問題,都是血淚換來的答案!關於育兒津貼,你有疑問的,大概都在這了。
育兒津貼如何申請? 一定要跑戶籍地嗎?
A: 申請地點嚴格限定小孩戶籍所在地的鄉鎮市區公所!就算你住在台北,小孩戶籍在台南,就得向台南的區公所申請(或線上申請)。線上申請雖然方便,但資料一樣是送到戶籍地公所審核。
強烈建議:小孩出生報戶口時,就可以順便問一下該區公所的社會課在哪裡、電話多少,或者直接在那裡索取申請表,省得再跑一趟!
育兒津貼領到幾歲?生日當月還有嗎?
A: 再強調一次:育兒津貼領到幾歲的答案是「領到小孩滿5足歲的那個月份」。舉例:小孩8月15日滿5歲,則8月份的津貼你還能領到(通常在8月底或9月初入帳)。9月份起就不符合資格。
嘉義育兒津貼怎麼領? 有特別規定嗎?
A: 嘉義縣市的爸媽看過來!育兒津貼是全國統一政策,申請資格、金額、流程都一樣(就是上面講的那些)。差別只在於:
- ✅ 受理單位:
- 嘉義市:各區公所社會課(東區、西區公所)
- 嘉義縣:戶籍所在地的鄉鎮市公所(如民雄鄉公所、朴子市公所等)
- ✅ 諮詢電話:
- 嘉義市政府社會處:05-2254321 分機社會福利科
- 嘉義縣政府社會局:05-3620900 分機婦幼福利科
嘉義縣幅員廣,有些偏遠鄉鎮可能跑公所不方便,強烈推薦優先使用線上申請!省時省力。
小孩在國外可以領育兒津貼嗎?
A: 這是超級大地雷!答案通常是:不行! 根據規定,領取育兒津貼的小孩,每年在國內居住必須超過183天。
如果小孩長期住在國外(例如跟著外派父母、或給國外祖父母帶),即使有台灣戶籍,也很可能因為居留天數不足而被取消資格,甚至追回已領的款項!
我朋友就遇過,因為疫情把小孩送回日本娘家一年半,結果被通知要追回那段時間的津貼,欲哭無淚… 這點育兒津貼申請時也許不會嚴查,但每年審查時,政府會調出入境記錄核對。千萬別心存僥倖!
其他你可能想問的…
- Q:爸媽沒同戶籍,可以申請嗎?
A: 可以!以小孩的戶籍為主,跟爸媽有沒有同戶籍、甚至爸媽戶籍在哪,都沒有直接關係。申請人通常是同戶籍的父或母,或實際照顧者(需有監護權或約定由誰申請)。 - Q:申請後搬家/遷戶籍了怎麼辦?
A: 一定要主動通知!通知原申請公所和新戶籍地的公所。通常需要重新填寫申請表或異動表,帳戶資料也要更新。不通知可能導致款項撥錯或中斷。 - Q:育兒津貼會被扣稅嗎?
A: 不會!這筆錢屬於政府補助款,免計入綜合所得稅。放心領! - Q:錢一直沒進來,是漏了嗎?
A: 先確認是否已超過審核期(通常1.5~2個月)。若已核准卻沒收到當月款項:- 確認小孩是否已滿5足歲(下個月起停發)。
- 確認小孩是否開始上公幼、非營利、準公共(入學後次月停止發放)。
- 趕緊育兒津貼查詢撥打公所電話,確認帳號是否正確、是否被退匯。
養小孩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,育兒津貼就像沿途的補給站,讓爸媽們能稍微喘口氣,繼續向前跑。搞懂育兒津貼流程、按時完成育兒津貼申請、隨時做好育兒津貼查詢,清楚知道育兒津貼領到幾歲,把這筆錢穩穩地領好領滿,絕對是照顧好寶寶也照顧好自己的重要一課!希望這篇掏心掏肺的經驗分享,能幫各位爸媽少走彎路,把力氣花在享受親子時光上。
參考文章:《探索育兒之路:從知識到補助的全方位指南》
《育兒補助、生育津貼,育兒津貼總整理!》